混泥土膨胀剂是一种能够最终靠理化反应引起体积膨胀的材料,现目前主要的是被运用在建筑行业中用来配制膨胀混凝土(包括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自应力混凝土)的一种材料。
混泥土膨胀剂最大的作用是,补偿收缩混凝土具有补偿混凝土干缩和密实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抗渗性作用,在土木工程中大多数都用在防水和抗裂两个方面,现在使用较多的场合是配制高等级防水混凝土和适当延长伸缩缝或后浇带间距。
1、在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细小且杂乱无章,可分散应力集中,对减少混凝土的塑性裂缝和阻止裂缝的发展有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增加成本较多,且只能减轻开裂程度,因而在工程中应用较少,多用于减免自流平混凝土或砂浆裂缝等方面。
2、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钢纤维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1个数量级,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增强混凝土自身的抗裂缝能力。此外,细小的钢纤维可分散收缩应力,使裂缝细化。但此方法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繁琐,且大幅度增加成本,很难进行推广,仅用于对抗裂要求比较高的构件和路面等。
3、在混凝土中掺入细磨粉煤灰或矿渣粉。粉煤灰或矿渣粉对降低水化热十分有利,可减少温差收缩,且减少相关成本,该方法已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传统的抗裂措施,但不能完全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只能减轻开裂程度。
4、在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将膨胀剂以8%~12%的比例掺入水泥中,可对混凝土的收缩进行等量补偿,并具有填充、堵塞毛细孔缝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渗抗裂能力,且增加成本较少。
5、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减缩剂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失水时的毛细管压力,可使混凝土的干缩率减小约20%~30%,但由于成本比较高,一般只适用于难以养护的混凝土结构。
以上5点的施工方法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都是能达到防裂、抗裂的施工效果,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更高效的施工。在现目前的建筑领域,防裂、抗裂已经成了主要的解决难点,能否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不仅仅和材料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更加与施工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施工者对于施工工艺的把控也是特别的重要的。